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为人们获取讯息提供了便利。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,过度使用会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、工作、生活和人际交往,“手机控”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,在这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中,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也不能幸免,政协委员鲁岩建议应在全市初高中实行手机信号屏蔽,消除手机对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。随着移动终端技术不断发展,很多人沉迷于微信、QQ、网络小说、网络视频等。而一些自制能力不强的孩子也加入“低头族”“手机控”的大军中,上课时沉迷于网络聊天、网络小说、网络游戏等,并且建立各种聊天群,影响的就不是一两个人,而是群体性受到干扰。“学校针对这种情况也采取了相应管理办法,比如要求学生不能上课玩手机、实行流动巡视等,但真正实施起来费时费力,收效甚微。 ”鲁岩表示,虽然学生也不会公然拿出手机玩,但总结出各种防发现措施,低头看书和低头玩手机的状态全靠老师人工分辨。
而仅依靠孩子自己的自制力不玩手机,则属于不负责任的空谈。“大人都要靠制度约束,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能自我约束。”鲁岩认为,在校园中如果不限制手机的使用,弊远远大于利,不只是影响孩子学习,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。更何况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考虑,也不能让下一代沉迷于“网毒”而不能自拔。
鉴于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,鲁岩建议,在全市初中和高中的教室内安装手机信号屏蔽器,确保学生在上课时不受网络干扰,也减少学校在抓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中耗费的人力,可以缓解学生为此和学校工作人员产生冲突的现象。“有关部门重视此事,并组织教育部门、移动通讯部门、政协委员、人大代表等对此事进行论证和尽快实施。”鲁岩表示,其实在国外有很多相关经验可以借鉴。
■调查
校园若屏蔽手机信号会带来哪些影响?
如果屏蔽手机信号,是否对校方人员、附近居民造成影响?对此,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。
学校:安置屏蔽器有很多不便
昨日,记者相继走访了市内多所初、高中,对于学校是否考虑过安置手机信号屏蔽器一事,多数学校均表示,很多家长在家长会上提过类似建议。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障碍。首先,如果设置屏蔽器的话,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,学校不能擅自使用。其次,使用手机屏蔽器会影响到校方人员的手机使用,甚至会影响到周围居民的手机使用。“以前我们也曾搜过学生的书包、书桌,但这种情况恐怕又涉及侵犯学生隐私,后来就再没有过。 ”一所初中的陈老师告诉记者,现在很多家长都给孩子配备手机,手机在学生当中越来越普及。虽然学校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进校,但能否做到,全靠学生自己。陈老师表示,现在一到课间休息,有手机的学生就会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看,有的甚至在上课期间就偷偷玩,考试时互传答案。
学生:屏蔽信号 也可玩单机游戏看电子书
听歌?玩游戏?聊QQ?还是为了方便家里人联系?据一些受访的学生反映,他们使用手机主要是交流(包括聊QQ、发短信微信、与家长联系等等)和娱乐(玩游戏、听歌、看电子书等等)。不过这些学生们购买手机的主要用途还是更倾向于娱乐,且这些手机多为智能手机。
“虽然学校规定不允许带手机,但班里有好几个学生有手机,经常在自习课上拿出来玩。 ”高一学生陈彤告诉记者,上自习课时,经常会看到有人用手机听歌、玩游戏,偶尔还会听到手机振动的声音。一些同学玩手机非常上瘾,有的学生每年还会换一部手机。同为高一学生的杜威则表示,自己用手机是为了跟父母保持联系,而且都是休息时间使用,并不会浪费学习时间。
如果学校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,学生们如何看待呢?对此,不少学生直言,虽然手机不能上网,但是一些下载的单机游戏、歌曲、电子书等与是否屏蔽没有关联。“除非是老师把手机收走,仅屏蔽信号的话,我觉得没什么用。 ”
家长:怕失联 建议设置屏蔽时间段
在记者随机采访中,家长们普遍认为,玩不玩手机关键还在学生自身,尤其是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,逆反心理特别强,如果自制力差,真不好管。一位高中学生家长告诉记者,为了联络方便,曾经给孩子配了一部功能很简单的手机,但没几天孩子就要求换个高端手机,“同学经常开玩笑似的说他的手机过时了,我听完不仅没有买新手机,连旧手机都没收了,现在的孩子虚荣心真是太强了。 ”
对于学校是否有必要安置手机信号屏蔽器,多数家长表示支持,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,可有效控制孩子们玩手机。不过也有家长表示担忧,有家长表示,如果学校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的话,能否在屏蔽的时间段和覆盖范围上做好控制,这样的话既能起到约束孩子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作用,又不会让家长与孩子、老师失去联系。